健康科普——《脑卒中百问》系列精选(三)
本期内容:健康生活行为(二)
1.为什么秋冬季脑卒中容易发作?
气候变化是诱发脑卒中不可忽视的因素。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,发生在秋末冬初气候骤变的时候。这是因为:(1)低气温可使体表血管的弹性降低,外周阻力增加,血压升高,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。(2)寒冷的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,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,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,增加了外周阻力,血压升高,脑血管缺血。(3)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,血液浓度增高,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而发病。(4)寒冷可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,引发急性炎症,急性炎症通过一系列生物生化级联反应,有可能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甚至促使斑块破裂,大量的炎性介质会破坏血液系统,凝血失衡,导致血栓形成。
2.肥胖是否会引起脑卒中?
肥胖是否会引起脑卒中,这是许多肥胖者比较关心的问题。那么,什么叫做肥胖呢?一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%称为肥胖。计算标准体重有一个简单的公式,就是标准体重(公斤)等于身高(公分)减去105,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65公分,他的标准体重:165-105=60公斤。肥胖按其程度不同,分为轻度、中度和重度三种。肥胖程度超过标准体重的25%~34%为轻度,超过标准体重的35%~49%为中度,超过标准体重59%以上者为重度。
许多资料表明,肥胖者发生脑卒中的机会比一般人高出40%,突然死亡率是一般人的1.86 倍。为什么肥胖容易发生脑卒中呢?主要是因为肥胖者多伴有内分泌紊乱,血中胆固醇、甘油三脂含量增高,高密度脂蛋白降低,容易发生动脉硬化。此外,肥胖又易引起糖尿病、冠心病和高血压等疾病,这些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。
有研究报道,肥胖患者容易引起糖代谢失常,发生糖尿病。其机制是肥胖患者的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相对不足,会造成饥饿感,使人的进食量增加,肥胖程度加重,进而使胰岛素的分泌相对不足更加严重,这一恶性循环的结果,最终发生糖尿病。糖尿病可使小动脉玻璃样变,引起高血压而导致脑卒中。 肥胖引起的另一个常见病是冠心病。由于身体肥胖,体表面积增大,使心脏负担加重。而堆积在心脏表面的脂肪,又影响心脏搏动,使心脏输出量减少,加之血脂增高等诸因素形成冠心病。 肥胖还容易引起高血压。有资料证明,身体愈胖,愈易患高血压。不论是儿童或是成人,体重指数均与血压升高成正比,而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常见病因。
由此可见,肥胖不可轻视,预防脑卒中应注意控制饮食,减少进食量及高脂肪饮食,增加活动量,减少肥胖的发生。
3.吸烟对脑卒中有什么影响?
到现在为止,我国男同胞吸烟率大概占到50%。吸烟不但危害自己,还危害家人、亲友,特别是危害婴幼儿。国际上已有研究表明,有的婴儿猝死就是烟雾过浓造成的。许多研究认为,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,吸烟者的冠心病、高血压病、脑卒中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。 据报告,吸烟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~3.5倍;如果吸烟和高血压同时存在,脑卒中的危险性就会升高近20倍。所以,吸烟的危害很严重。
4.酗酒对脑卒中有什么影响?
酗酒或过量喝酒,对健康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。酗酒能毒害肝脏,损害肝功能。酒精对人体具有强烈的麻醉作用,尤其是酒精含量较高的白酒、白兰地等烈性酒,对人体的毒害更大。它不仅严重损害人体各种器官,而且会引起各种疾病。酗酒能缩短寿命。有资料表明,因酗酒脑卒中而死亡者为不饮酒者的3倍。长期饮酒多的人,还会发生酒精中毒性心脏病,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,心力衰竭,甚至突然死亡。这是因为过量饮酒者,因酒精的吸收与排泄都较快,每次酒后间歇就相当一次撤酒。此时,血浆中有收缩血管作用的儿茶酚胺浓度升高,引致血压升高。经常饮酒者多喜食荤菜、咸菜下酒,因而摄入大量的钠,导致血压增高。急性酒精中毒的兴奋期,交感神经兴奋,心跳加快,血压升高,这样管壁薄弱的脑动脉更易破裂而发生脑卒中。
5.久坐对脑卒中有什么影响?
健康专家发出最新警告:久坐对健康非常有害,甚至会危及生命。科学家认为,即使你还经常做运动,长时间坐着也对健康没有好处。不管你是在咖啡馆、学校坐着,还是在车里坐着,或者是在电脑和电视机前坐着,只要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,就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。
这项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,不过以前的几项研究显示,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的人,容易肥胖,引发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,从而诱发脑卒中的危险高,甚至会突发死亡。
专家表示,“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坐多久对身体有害,但是,似乎我们更加经常地站起来,更加频繁地打断这种坐着的姿势,对身体就越好。”
6.心理问题对脑卒中有什么影响?
社会发展,生活节奏快了,压力大了,紧张了,许多人有心理问题。但是我们一直不把心理问题当作是疾病,只是认为这个人思想有问题。实际上,现在无论哪个人群,像中年人群、青少年人群等等,心理问题非常多。
患有脑卒中的人在其致病的因素中,心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素。心理疾病会诱发或加重常见的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疾病。心理状态不正常的人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,频频给脑垂体以不良的刺激,致使它产生各种偏激过敏的信号,扰乱内分泌的良好均衡状态,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。
心理专家提醒,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要做到:丰富精神文化生活;找到诉苦解愁、得到安慰、劝解,排解苦闷和烦恼的方式和场所;多与他人沟通,加强人际交往,消除寂寞烦恼;应经常调整心态,充实生活,加强学习,关心自己,宽慰自己,保持心理平衡。
转载自中国心脑健康脑防委办公室
涉县中医院内一科(脑病科)宣
上一信息:脑卒中百问第四期:脑卒中的筛查(一)
下一信息:脑卒中百问第二期:健康生活行为(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