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,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,血管壁发生病变,导致管腔闭塞,形成小的梗死灶。据统计其发病率相当高,占脑梗死的20%~30%。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壳核、尾状核,内囊,丘脑及脑桥、少数位于放射冠及脑室管膜下区。在这些部位的动脉多是一些称为深穿支的小动脉,它们实际上是脑洞脉的末梢之,又称终末支。由于深穿支动脉供血范围有限,所以单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围脑组织的缺血坏死,即形成所谓的腔隙。腔隙性脑梗死为直径0.2~15毫米的囊性病灶,呈多发性,小梗死灶仅稍大于血管管径。坏死组织被吸收后,可残留小腔囊。
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。只是因为发生闭塞的血管较小,如穿支动脉,限于其较小的供血区,病灶较小,所以一般危害较小。
解剖特点
脑深部的微小动脉梗死,坏死的脑组织被巨噬细胞吞噬,留下小腔隙。腔隙可在0.5~20毫米之间,以2~4毫米最为常见,多个甚至几十个不等。
发病原因.
腔隙性脑梗死是在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的,长期的高血压可引起小动脉硬化和透明性病变,从而产生血管闭塞。
临床表现
诊断要点
图 / 文:杨 慧
编 审:樊安利
签 发:张利军
温馨提示
涉县中医院
河北中医学院教学医院
河北省红十字会医院(县级唯一)
河北省示范中医院
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
全国管理创新医院
全国十佳百姓放心医院
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
职工医保、城乡居民患者起付线直降200元
职工医保、城乡居民患者报销政策
医院级别 |
起付线 |
报销起付线直降200元 |
涉县中医院 |
300元 |
|
其他二级甲等医院 |
500元 |
上一信息:【健康宣教】涉县中医院冠心病介入治疗团队
下一信息:【健康义诊】幸福甜蜜蜜 无“糖”更健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