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你身旁
二〇一八年九月十七日 急诊科 宋树芳
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,那么急诊科就是这个战场最激烈的前沿,急诊科的同志就是那些冲锋陷阵的勇士,因为无论酷暑与严寒,无论黑夜与白昼,无论室内与户外,只要有任务,我们就必须立即行动。
如果说医院是一艘挽救病患生命的方舟,那么急诊科一定是最靠近生命和最贴近生命的那艘,急诊科的同志们就是随时与死神赛跑的特种兵,因为这里既有不省人事、血肉模糊的车祸患者,也有开始意识清楚,突然呼之不应的心脏病患者,更有无数急促而来,诊断不清,突然丧失生命体征的患者,在这里我们既经历了从死神手下挽救生命的喜悦,同时也感受到了无法挽回时的无奈与凄凉。
如果医院每天上演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那么急诊科一定是这场战争里的最前线,急诊科的同志们就是那些奔赴前线的战士,因为这里的病人有着急、忙、杂的特性,面对危重病人时,往往诊断不明,又病情变化迅速,病人和家属容易产生焦急的情绪,加之在这里医护与患者接触的短暂时间内,尚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,更容易产生纠纷。
如果说医院是一座千锤百炼的大熔炉,那么急诊科一定是火势最旺的那座,急诊科的同志们就是最炉火纯青的那个,因为这里涉及医院的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、发热、腹泻、外伤等专科科室,是医院病人最集中,病种最多,抢救任务最多的科室,在这里你不一定能面面俱到,但一定能开拓视野。
宋代诗人陆游曾说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,你看着是否也觉的上面我说的太空洞,太虚幻,下面我就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病人介绍一下。某天的一个傍晚,我正值班,楼道里突然出现呼救声“医生,医生……”,我连忙出去,一位年轻的妇女,体型偏胖,满头的大汗,嘴里呻吟着“我痛,我痛”,我赶紧指导病人躺在病床上,进行简单的问诊和查体,此病人是在活动时突然出现胸部和背部持续性疼痛,并向腹部和后腰部放射,既往有妊高症病史,平时未服降压药物,血压控制不详细,我们初步考虑:主动脉夹层,不排除心肌梗塞,急腹症等。需要完善心电图、心肌酶、胸部CT等相关检查,就在这时家属着急了,大嚷“没有医生吗?病人这么痛,能不能先给止痛”,他们面无表情,满脸的鄙视,作为资历较浅的大夫,听这话我感到委屈,但是我深知自己一句不当的话就有可能引起纠纷,我只有耐心的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,同时有条不紊的指导病人检查,请心内科会诊,经过漫长的半个多小时,病人确诊为主动脉夹层,心内科建议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,向家属交代病情和简单的沟通后,我踏上了另一个战场––救护车,可当时天色已晚,又正值秋季,大雾漫天,高速公路已封,多次沟通未果后,我们只能选择普路,这样可能会耗费更多的时间,但车内病人疼痛更加剧烈,血压极速下降,呼吸微弱,心率也慢慢下降,我双眼凝视着心电监护,心里深知本病死亡率极高,祈祷能早一点到达,但又不想给患者巨大的压力,我细心的指导患者的卧姿、用药,并不时的帮助患者按摩双腿,开导患者,在这漫长的4个小时的相处中,家属开始理解我们,没有了先前的不满,还不住的赞美我们,车终于到了,我们把病人送进急诊,我紧绷的一根弦终于放下了,在车返回的途中,我才知道车外的能见度不足一米,我后怕这是多么危险的一趟旅程,车内病人危在旦夕,车外大雾弥漫不散。可这就是我们的工作,不分环境,不分场所,不分时间,只要需要我们就在你身旁。也正是这样无数的危重病症,让我不断地进步和成长。急诊科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一个缩影,随着我院重症医学科的建立,将院前急救、急症与重症联合起来,可以更好地对急、危、重病人实行一站式的急救医疗服务,孙思邈在《千金方》中说"人命至重,贵于千金"我们将肩负起白衣天使的责任,肩负起救死扶伤的使命,做人类生命的守护神,请坚信我们一直在你身旁。
上一信息:【书香苑】《铭史·担当》
下一信息:【书香苑】 厉害了,我的急诊科